塑料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塑料桶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南海情势诡谲台湾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0-03-04 06:27:07 阅读: 来源:塑料桶厂家

自2010年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以来,美国大嗓门、高频率地公开介入南海问题,使得南海局势愈加错综复杂。在美国操纵下,入侵这一海域的国家逐渐组成同盟共同对付中国,南海情势动荡不安,俨然成为“中国大陆与美国亚太战略的角力场所”。台湾在南海控制有东沙岛和太平岛两个岛屿,由于具有极佳的战略位置和独有的自然环境,时常遭到有美国支持的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侵扰,严重考验台湾维护南海权益的决心和智慧。台当局坚持什么立场才能与“和平互惠”的南海政策相一致,如何妥善应对才能不伤及两岸关系及台美关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加强守备力量?

作为台湾在南海地区的两大战略支点,东沙岛和太平岛的防护力量令人担忧。东沙岛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价值,素有“南海明珠”、“南海屏障”之称。相比东沙岛,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的心脏,有“南疆锁钥”之称,战略地位更为重要。目前,两个岛屿都无长住居民,仅有数百名“海巡署”官兵、少数台军人员以及一些短暂停留的渔民和学者。岛上建有码头、机场和雷达等军事设施,配有迫击炮、机关炮和榴弹枪等战备武器。由于气候湿热、盐分大,武器极易损坏,不少装备已经老旧。与越南目前在南沙群岛地区部署有2.7万人的海军陆战队、菲律宾有8000人的兵力和配备先进的武器相比,台湾当局只是维持了象征性、宣示性的准军事力量,防御能力十分有限,若遭遇军事攻击,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菲律宾、越南不断在太平岛周边制造事端,正是看准了台湾守备力量不足的现实。

台当局在向菲律宾、越南等国表示严正抗议和宣示“主权”的同时,也在积极制定和研拟应对策略提升防护力量:一是加强驻岛官兵实力。台军与“海巡署”签订人员训练、武器替换、装备维护、弹药处理等相关协议,海巡士兵驻防前,由海军陆战队代训,使防区守备官兵达到“等同海军陆战队的战力”。从2011年6月起,接受过完整海军陆战队训练的海巡队员已经分批进驻东沙和南沙岛屿。二是更新武器装备。台军方和部分“立委”评估岛上装备不足,建议戍守官兵使用40厘米高炮、“海鸥级”导弹快艇、陆军M-41战车、120迫击炮等武器装备。“国防部长”高华柱还于2011年签署了有关在南海地区部署先进导弹系统的计划,计划要求为太平岛和东沙岛海巡部队配备“小槲树”或“天剑-1”型地对空导弹。三是提升监听能力。强化太平岛的战略地位,加强监测与情搜等工作,规划在太平岛建立监听站,搜集南海周边的电波信号,提升对越南、菲律宾的侦察能力,将其打造成为搜集东南亚方面情报的重要据点。

但这些做法效果有限,台湾的南海防护力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原因在于除经陆战队代训的海巡部队驻守南海得以实施外,其他各项规划依然停留在设想阶段。针对南海防务,高华柱曾表示,如果“海巡署”有武器装备方面的需求,军方会予以协助,言下之意,台军只能提供武器支援而已。有很多台军将领私下透露,受目前实施的“精粹案”及“募兵制”的影响,军方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力派往南海。“海巡署”官员更是抱怨,“‘国防部’确曾提供一份武器清单,但是却要我们自己购买,试问要去哪里弄钱?即使买了导弹、坦克等武器,如果没人操作,最终还是没用。”可见,解决南海防务力量薄弱的问题绝非易事。

恢复南海驻军?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当局对东沙的东沙岛和南沙的太平岛十分重视,在最恶劣情况下也都会派海军陆战队驻守,长年维持一个营的兵力(300多人),各类重武器一应俱全。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南海时局变化,台湾当局南海战略转向低调,逐渐推行南海“非军事化”政策,原本由台军海军陆战队负责的南海防务被“海巡署”接管,原台军“东沙守备区指挥部”和“南沙守备区指挥部”分别被“海巡署东沙指挥部”和“海巡署南沙指挥部”所代替,戍守人员仅剩百人。“海巡署”属于警察机构,没有多少武器装备,战斗力与正规军相比有差距,加上人数缩减,整体守备力量大幅下降。随着南海局势紧绷,守备力量薄弱问题凸显,岛内要求恢复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立法院”,蓝绿阵营都要求恢复在东沙和南沙的驻军,但由于台军重返南海势必牵动当前的紧张局势,台当局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马英九对南海问题一直奉行和平协商原则,恢复南海驻军明显与马英九的南海政策相悖,台当局不可能推行这一计划,蔡得胜已公开否认南海驻军计划。此外,马英九是一个尊重法统、尊重体制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更改以往政策,特别是从南海撤军是在李登辉任内做出的决定,马对李一直保持尊崇态度,更不会轻率做出驻军决定。其二,美国对台湾恢复南海驻军表示严重“关切”,听闻此计划后立即予以否定。台湾一直视美国为“老大哥”,不可能违背“老大哥”的意愿。第三,岛内对恢复南海驻军分歧较大,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民意基础,普遍认为南海问题事涉敏感,台湾在南海驻军极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军备竞赛,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台当局应静观其变、审慎应对。

两岸联手协防?

南海局势日渐升温,两岸民间、学者及海外华侨关于“两岸协防南海”的呼声再次浮上台面。大陆方面对于两岸共同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秉持积极态度。但台当局始终采取一种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态度,对于“两岸协防南海”及以南海危机为契机推动两岸军事互信的呼声反应冷淡。“陆委会”公开声称在南海资源问题上,没有跟大陆进行相关合作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台湾方面不仅回绝了大陆希望与台湾联手应对南海纷争,而且对于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也冷言拒绝。

事实上,两岸目前在南海问题上难以合作,问题并不在于主权立场,而是受限于政治现实。从岛内来看,民进党和一些“台独”分裂势力对两岸南海合作表示强烈反对,他们对此问题的炒作、抹黑和扭曲,让马英九当局心有余悸。从两岸关系来看,虽然过去几年两岸经济、社会、民间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但两岸在政治、军事等敏感问题上并未实现突破,两岸政治互信还不够深化,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也未建立,使两岸当前就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合作、一致对外有相当难度。此外,台湾当局也不得不顾忌美国的态度,美国虽然在南海问题上摆出不干预的姿态,但一直担心两岸的“联手”,不断对台湾当局施加压力。台湾当局的盘算是,目前东盟国家之所以敢向中国大陆挑衅,主要是仰仗有意“重返亚洲”的美国背后支持,一旦两岸联手维护南海主权,或是共同开发,台湾无异于与美国对抗,这对台湾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台湾当局对大陆释出的诸多善意采取了冷漠拒绝的立场。

敢问路在何方?

表面看,更新装备、恢复驻军、两岸联手等应对措施,在美国的强力反对下,都不可行也不可取,台湾应对南海局势似乎一筹莫展。其实不然,两岸合作才是其真正出路。

更新装备也好,恢复驻军也罢,仅是应对南海局势的“治标”之举,两岸联手才是“治本”良药。在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两岸交流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之前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各走各道”姿态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大多数同胞认为,未来两岸在南海维权方面的合作也应跟上两岸关系发展步伐,从多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两岸在南海问题上,无论是维权还是开发,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上均是一致的。之所以这些共同立场未能转化为共同合作,是因为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对此不应操之过急,而应该着眼大局,早做规划。

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亚洲各国在南海、东海海域争夺海洋资源的态势仍会持续,美国强势插手亚太事务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不论大陆还是台湾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相反,两岸双方是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两岸理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守卫海峡两岸共同家园的角度,从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携手并肩,一致对外,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联手合作,共同找寻南海争端的解决之道,共同为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吊牌

红酒回收

消防车灭火